
淡水小瓜蟲病的病原是多子小瓜蟲,它們引起致死性體外寄生蟲病,因為病魚體表或鰓上呈現白色小點病變,故又稱“白點病”。
發生白點病后,病鯉皮膚上出現明顯的白色小點,好像身上撒了一層鹽的結晶,且粗糙不平。成熟的蟲體較大,直徑可達1毫米,肉眼可見。嚴重時,軀干、頭、鰭、鰓、口腔等處布滿小白點,分泌有大量粘液,粗看好象真菌感染引起的菌絲樣外觀,表皮糜爛,最后病鯉呼吸困難而死。
但多數情況下,病鯉的頭部和病死的魚才能見到明顯的白點。一些病例則在鰓上較明顯。由于蟲體的寄生,常引起病鯉因皮膚瘙癢不適而在池底和池壁上蹭擦,有時在水面作短時的翻肚運動。疾病后期,病鯉常出現窒息和聚集在流水的四周,通常不吃食。該病對淡水養殖魚類危害很大,蟲體能快速致死病魚,為我國的三類水生動物疫病。
一、病原及生活史
1、病原分類及形態;多子小瓜蟲屬原生動物門、纖毛蟲綱、凹口科、小瓜蟲屬,主要寄生在魚類的皮膚、鰭、鰓、頭、口腔及眼等部位,形成胞囊呈白色小點狀,個體較大,蟲體似形狀球體或者梨形,卵圓形。其成蟲大小為350 ~800微米×300 ~500微米,肉眼可見。多子小瓜蟲是一種專性寄生蟲,只有依賴宿主魚才能生存,其生活史包括寄生階段,包囊期和掠食階段,生活史中無中間宿主。
每個小瓜蟲周身長滿短而密的纖毛,這些纖毛排列很有規則。成熟蟲體內有一個馬蹄形大核,蟲體前端有一個像“6”字形的漏斗狀胞口,小瓜蟲由此而進食。小瓜蟲有時也呈長橢圓形,身體前端有一鉆孔齒,體后有一條細長的尾毛,大核呈香腸形或棒狀。它依靠前端的鉆孔齒,不斷的鉆動,幼蟲就可以鉆入魚的皮膚或鰓中寄生。
2、生活史:小瓜蟲生活的3個階段,分別是滋養體期、包囊階段、掠食體階段不需要中間宿主。經歷滋養體、包囊、掠食體階段,小瓜蟲的生活史中,只有那些基本成熟、即將脫離魚體或剛脫離的滋養體和掠食體才對藥物敏感,而在滋養體的早期、中期和包囊體中幼蟲均對藥物不敏感。小瓜蟲繁殖力極強,1個成蟲一晚上可以分裂繁殖出1000多個幼體。
二、流行情況
小瓜蟲病全國各地均有流行,對宿主無選擇性,各種淡水魚、洄游性魚類、觀賞魚類均可受其寄生,尤以不流動的小水體、高密度養殖,水質條件惡化的條件下,更易發此病,從魚苗到成魚各年齡組的魚類都有寄生,但主要危及魚種。多子小瓜蟲繁殖快,具有暴發性發病特點,多數淡水魚類深受其害。
小瓜蟲完成其生活史所需的時間隨水溫的變化而不同。該病發生的最適水溫是15℃~25℃,流行于春、秋季,但當水質惡劣、養殖密度高、魚體抵抗力低時,在冬季及盛夏也有發生。在25℃時,生活史為3-6天,15℃時為10天。水溫越低,生活史越長。
三、癥狀與診斷
小瓜蟲主要寄生在魚的鰓和體表,鰓的部位主要是第一和第二片鰓的兩端角,體表主要在背部和兩側,尾部較少。當病情嚴重時,軀干、鰓、鰭、頭、口腔等處布滿小白點,如同體表撒了一層鹽,故稱“白點病”。
同時伴有大量黏液,表皮糜爛、脫落,甚至瞎眼;病魚體色發黑,消瘦,焦躁不安,游動異常,魚體與固體物摩擦等,嚴重時可導致體表潰爛,引起細菌的繼發感染,鰓組織被大量寄生時,黏液增多,鰓小片破壞,呼吸困難。病魚常常出現反應遲鈍,緩游于水面等癥狀,不久即死亡。魚苗感染小瓜蟲后,畸形率高,免疫力下降,成活率降低。
魚體表形成小白點的疾病,除小瓜蟲病外,還有“粘孢子蟲病”、“打粉病”等多種疾病,因此不能僅憑肉眼看到魚體表有很多小白點就診斷為小瓜蟲病,最好是用顯微鏡進行檢查。如沒有顯微鏡,則可將有小白點的鰭剪下,放在盛有淡水的白磁盤中,在光線好的地方,用2枚針輕輕將白點的膜挑破,連續多挑幾個,如看到有小蟲滾動在水中游動,即可做出診斷。
四、預防方法
小瓜蟲病是當今水產養殖中發病率最高、最難控制、死亡率最大的一種寄生蟲,目前缺乏理想的治療方法,一定要無病先防、有病早治,從根源上杜絕小瓜蟲病的發生,才能提高養殖動物的產量和質量,提高養殖的經濟效益。
1、徹底清塘。放養魚種前用“魚蝦菌毒凈”對養殖池塘徹底清塘。
2、池塘養殖條件下在秋末、冬初及初春時期可通過適當降低水位以提高水溫的辦法實施預防。
3、在小瓜蟲病流行季節對有棘魚類(如黃顙魚等)苗種實施轉塘、并塘等越冬準備時,拉網操作應避開陰雨低溫天氣,應在晴天水溫相對較高時進行捕撈運輸操作,且謹慎操作以避免對有棘魚類產生損傷。
4、提高養殖魚類免疫抗病力。魚類生理狀況與小瓜蟲病的發生有直接關系,魚類機體免疫力低下更容易受到小瓜蟲掠食體的侵襲。因此,在小瓜蟲病流行季節,應加強養殖魚類營養。同時口服“漁樂健”+“肝血通”/“肝寧”+“復合免疫多糖”以提高魚類的免疫抗病力。
5、培肥水質。小瓜蟲病的發生與池塘水質的關系密切,一般在水質清瘦的池塘中小瓜蟲病易多發,因此在小瓜蟲流行季節應適當培肥水質,建議定期使用“安進肥霸”/“肥源”+“硅藻壯”+“安進菌霸”進行肥水,少量多次進行。
6、適當控制養殖魚類的放養密度,以降低小瓜蟲感染機率,也可以使用安全無毒的“水蟲凈”來減少水體中小瓜蟲的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