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來許多養殖朋友反映自己的小蝦苗出現拖便情況,到底什么原因才能造成小蝦苗產生拖便呢?養殖戶在日常管理中又該怎么去預防拖便情況呢?小編就和大家探討一下拖便產生的原因、預防及應對措施!
一、南美白對蝦拖便形成的原因?
南美白對蝦出現拖便是由于對蝦的腸道病變、出現炎癥,腸道內的菌群結構被破壞,腸道的消化吸收能力受損。對蝦拖便是由于進入腸道中的飼料蛋白得不到充分的吸收利用,糞便粘性較大,在排出時還會損傷腸道內壁粘膜,形成惡性的循環,因此形成對蝦拖便的現象。如果后期得不到及時的治療,還會引發空腸空胃,白便,脫殼不遂偷死等疾病。具體主要原因分為:
1、水體產生的原因
①pH值過高
pH值在正常范圍內是7.5—8.5之間,當pH值一旦超過9.0以上,則會引起對蝦吃料減慢,水體中有害藻類大量繁殖。
②亞硝酸鹽超標
當氨氮高到一定程度時,會導致亞硝酸鹽增高;亞硝酸鹽如果不及時控制會促使對蝦產生亞硝酸鹽中毒;產生拖便、空腸空胃等情況的發生。
③藻類毒素
水體中有害藻類大于有益藻類時,有害藻類大量繁殖,吸收大量的溶氧,對蝦在池塘底部會造成缺氧;對蝦也會吃有害藻類,造成對蝦藻中毒引起拖便、嚴重者可出現偷死。
2、應激反應
蝦苗在運輸的過程中,外體的環境和塘口的環境不一樣的時候;會產生相應的應激反應。一般情況下,在放入蝦苗之后,會潑相應的抗應激產品,來提高蝦苗的抗應激能力。如果在放蝦苗的時候忽視這一細節,蝦苗很有可能產生應激反應導致拖便。
3、天氣原因
南美白對蝦在養殖過程中由于臺風,下雨等天氣的影響,南美白對蝦苗期體質較弱會出現應激性拖便。
4、飼料的選擇
在小蝦苗的時候一定要根據蝦苗自身的成長選擇適合的飼料,在最開始的時候一些客戶選擇用蝦片或發酵料。蝦苗長到一定公分之后要選擇0號料、1號料進行投喂?刂圃谖r苗1個小時左右吃完即可,對蝦相對大一些的時候要選擇較好的飼料;目前飼料成本逐漸增加,許多養殖戶為了減少成本,購買一些相對劣質的飼料進行投喂;蝦體對飼料的轉換能力弱,此時吃不完的飼料就會在水體中變質沉落在水底,使水體中的底部變質;當再次投喂飼料時,會使飼料沾染底部的淤泥,蝦吃到體內,會影響腸道中的粘膜脫落,形成拖便。
二、對蝦拖便問題該如何預防?
1、控制好飼料的質量
對蝦在養殖中把控好飼料的質量,避免喂養發霉的飼料。發霉飼料中的霉菌毒素會對腸道的粘膜上的上皮細胞有巨大的毒害作用,會造成腸壁損傷,從而產生腸道疾病。在飼料的選擇上盡量選擇發酵的飼料,或者使用“乳酸菌群”、“聚能菌素”、“紅法夫酵母”拌料,有利于對營養物質的吸收。
2、定期的對水體改底消毒
在對蝦這樣高密度養殖中,隨著飼料的投放,水體中的有機物累積有利于有害細菌的滋生和底質變壞。建議養殖中后期使用“金盾全能”、“鉑盾全能”、“蝦蟹底康”等過硫改底,前期可使用“水維康”、“高活性芽孢桿菌”或“底改酵素”等進行生物底改。消毒盡量選擇溫和型消毒產品,如:“鉑立康溶液”、“鉑立康泡騰碘”、“噬菌蛭弧菌凍干粉”或“噬菌肽”等。
3、調控水體的藻相,保持水體的穩定
在沿海地區對蝦養殖,天氣多變,降雨頻繁,水體中會時常的出現倒藻的現象。對蝦進食死亡的藻類,死藻中含有藻毒素,會損傷對蝦的腸道,引發腸炎,拖便。在對蝦的養殖水體出現倒藻的情況時,要及時使用“藻毒分解素”+“解毒應激靈”進行解毒抗應激,之后使用“安進肥霸”/“肥源”+“硅藻壯”+“安進菌霸”進行培藻。
4、對腸道進行保健,改善對蝦的腸道環境
對蝦生活在底部,水體中的弧菌和大腸桿菌等細菌會侵入對蝦腸道,會產生有害毒素損傷對蝦的腸道粘膜的上皮細胞,造成對蝦腸炎,從而引發對蝦拖便。應對腸道做好保健,調節腸道菌群,保持腸道的菌群平衡,建議拌料“腸益生”、“聚能菌素”、“乳酸菌群”等,配合“酶益添”、“復合免疫多糖”、“免疫促長素”等營養物質。
對蝦養殖前期的預防保健是必不可少的,許多疾病并無“特效藥”,尤其是對蝦腸炎、白便、拖便疾病,爆發了再去治療,很可能已經造成慘重損失,為時過晚,建議養殖戶一定要做好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