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冬棚反季節的南美白對蝦養殖已經如火如荼的開始了,同時冬棚也是承載著對蝦養殖戶一年中最大希望的一茬。都說冬棚對蝦養殖高風險、難度大、高收益,那么在做好底質、水質、溫度等管理的情況下,由于棚內環境的特殊性以及水溫偏低使對蝦的生理功能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如何減少冬棚蝦的病害問題,也是保證高成活率、高收益的關鍵。所以養殖期間一定做好養殖管理工作。
一、冬棚蝦養殖的管理關鍵點
1、做好每一次氣候由冷轉暖,陰轉晴的工作
加強低溫時的飼料投喂管理,減少池塘殘餌的堆積,降低回溫水質惡化的物質基礎;低溫,陰雨天盡可能不要使用消毒劑,同時保持藻類穩定,保證水體的氮循環順利進行。
2、做好低溫時的水質管理工作
冬棚蝦一般不宜換水,采用全封閉養殖。冬棚內外水溫差異大,換水容易引起應激反應。在養殖前,要一次性把池塘水位加到最高。水位達到最高有兩個好處,一是在放苗密度相同條件下,蝦生存空間更大,更快生長;二是水位高,更能保持水質穩定,減少應激發生。實踐證明,冬棚養殖水位在2米左右效果最好,效益最高。
合理使用微生物制劑,低溫時微生物處于休眠或芽孢狀態,對水的循環作用有限,如果加大使用微生物,沉積的微生物一旦復蘇,底部微生物可能會帶來水體有害物質猛的升高。應采用少量多次補肥,水質好,少肥多菌。水質瘦,多肥少菌。
3、做好每一次的換殼工作
水溫下降,導致對蝦生理機能下降對蝦的激素分泌降低,脫殼不規律或者脫殼沒有那么輕松,如果脫殼不能正常進行可能導致在回溫的時候大量蛻殼或者換殼不遂偷死。定期使用補鈣類的藥品,縮短蛻殼期,促進蛻殼,同時也要使用加強體質的免疫力、抵抗力的藥物,如“肝血通”/“轉肝靈”+“酶益添”/“復合免疫多糖”拌料,保護對蝦肝胰腺的健康。
4、溶氧充足,底部增氧和水面增氧結合使用
冬棚由于與外界空氣隔離,冬棚里的溶氧往往比外界低,特別是溫度高及低氣壓的時候,容易造成缺氧。最好安裝底氧設備,通過底氧增加水中的溶氧;水面可以通過增氧機攪拌增氧。
二、如何提高冬棚蝦放苗的成活率
1、早扣棚
有放苗后扣棚和扣棚后放苗兩種,通常根據天氣和養殖生產具體情況而定何時扣棚。據江蘇如東養殖戶反映,今年多采用扣棚后放苗的模式,放苗成活率高。此措施符合可控生態養殖的理念,就是穩定。剛扣棚時,空間被封閉,水質理化因子可能會產生巨大變化,蝦苗應激反應強烈,影響成活率。因此有經驗的養殖戶朋友們也特別注意扣棚技巧,不急于將空間完全封閉,而是有步驟的逐漸封閉。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相對的早扣棚還是要更穩定。只是有時秋季氣溫依然很高,且晝夜溫差大,池水過肥時,蝦苗容易發病。因此除了保持通風良好外,就是要加大增氧力度了。
2、多增氧
溶氧決定產量,多開增氧機增氧、曝氣、調水的效果好。福建東山硬池養蝦模式,成功率高,產量也高,增氧力度大是基礎也是保障。使用羅茨風機加納米管或納米盤增氧,功率可達10瓦/立方水體,產量也可達10斤/立方水體。
3、優選苗
目前蝦苗市場魚龍混雜,品質參差不齊,選擇口碑好的品牌蝦苗,為養殖成功提供了多一層保障。根據對往年冬棚蝦養殖效益分析,增氧能力在0.75kw/畝以上的塘,一代苗放苗密度控制在4萬尾/畝左右,能有效利用水體資源,減少后期病害發生,從而獲得較大的養殖收益。
4、巧穩水
清塘消毒后注入新水,切忌使用未經發酵及不溶于水的肥料或有機物,以防水生昆蟲、浮游動物等過快繁殖及水質、底質惡化。培水的過程最好加開增氧機,以保持放苗前后水質的穩定。待水色較為穩定,透明度40厘米以下時準備放苗。冬棚蝦一般不宜換水,放苗前應盡可能的加大水位(不低于1.2米),以減少養殖過程中的補水,減少應激。
5、強營養
放苗后適時投喂,保證營養,可使蝦苗盡快恢復體質,適應蝦塘環境。在蝦苗上罾前,向水體中潑灑一些益生菌“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安進菌霸”等,配合0號料,既可以改善幼體的腸道環境,促進攝食,增強抗病能力,又可以提高生長速度和成活率。同時,益生菌可培養浮游動物,除作為蝦苗活餌料外,還能控制小型藻類的快速繁殖,穩定水體,減少早期病害的發生。
三、對蝦冬棚養殖技巧
1、清塘:
消毒一定要徹底,不留死角;不能用違禁藥,防殘留,否則入棚后會遺留很多問題。
2、進水:
用80目篩網過濾,防止雜魚雜蝦進塘,否則不僅會搶食,浪費飼料增加成本,還會增加耗氧量。
3、搭棚、蓋棚:
搭棚一定要科學、合理、結實,便于管理,能抗六級風,中途不能坍塌。蓋棚所用膠紙不能一下蓋好,否則蝦與藻類會產生強應激,應至少在7天—10天慢慢封閉。一定要在搭棚前調養好水、底,就算水質可以,也要適量補肥,否則一旦蓋棚,藻類會應激,水容易變化。
4、好苗、好料、好藥和好的服務
一定要選擇優質過硬的飼料、蝦苗、藥品及服務,質量有保證、服務能到位,才讓人放心:
①好苗密度不能放太大,好苗存活率高,抗病力強;
②好的飼料,可以全面提高營養,降低餌料系數;
③好的藥品、好的服務可以提前解決問題,預防問題,降低或避免養殖風險。做好這幾方面,養殖成功率高,產量高,實際上就是節約了成本,增加了綜合效益。
5、用藥:
不管用什么藥都要在用藥前后開啟增氧機;使用肥水產品,如“硅鈣膏肥”、“硅藻壯”、“肥源”等;活菌產品,如“聚能菌素”、“活水益生素”、“乳酸菌群”等,傍晚可使用“安進巨能氧”或“氧復壯”,效果顯著;使用消毒產品,如“鉑立康泡騰碘”、“安潔”或“噬菌蛭弧菌凍干粉”等,建議用藥前潑灑“解毒應激靈”或“復合vc應激靈”,不僅增效,而且更安全。
6、喂料
切記一次不能投喂太多,可遵循少量多餐原則,蝦吃料不能超過一個半小時,否則,投喂過多,吃料時間過長,會浪費飼料,污染塘底,增加耗氧。
7、調水
一定要少量多次,慢慢修復,切記不能急功近利,大排大灌,用藥翻倍,這樣往往會適得其反,耗氧大、應激大,水好了蝦卻出問題;一定要注重藻相、菌相都能平衡,該補肥的就補肥,該補菌的就補菌;刺激性藥物盡量少放或不放。
8、適時解毒、排毒、護底、增氧
根據天氣變化、養殖密度、喂料情況、蝦吃料狀況、水質變化等決定。
①密度大,吃料太多,肯定要多解毒,用“解毒應激靈”和“解毒保肝素”;護底可用“底改特攻”、“金盾全能”、“強氧底凈”等。
②增氧:根據水質狀況、氣壓、天氣情況決定是否補充外源氧。如果水質差、養殖密度大、天氣不好、風向變化,可沷灑“安進鈣加氧”或“安進巨能氧”。
9、排、換水:冬棚一般不主張排換水
若非要排換水,則一定要慎重,不能大排大灌,應看天氣,水質狀況,可用小管架在增氧機周圍,開動增氧機后慢慢加水,必要時可采取抗應激措施:“穩定型VC”或“復合VC應激靈”。
10、修復濁水
①每天檢pH值,關注pH的變化。
②每天觀察蝦吃料、臟器、體表是否正常。
③適時解毒、抗應激、增加底氧。
④修復水質,用藥量不能太大或過急過快,防止對蝦和藻類產生強應激。
⑤水色實在調不過來,不要刻意去調,濁水一樣能養蝦。平時多注意定期解毒、增氧、抗應激,少量多次補充營養,修復水質,會慢慢變過來,及時不能變過來也不可怕,平時注重解毒、增氧、水體補充營養,堅持這樣做,濁水一樣可以成功養好蝦、養出高產和大規格蝦。